轮考点每日推送
研
习
方
青竹
剂
知识点
1、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凡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白,脉浮者均适用。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2、解表剂的配伍规律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强弱之别。表证属风寒者,当辛温解表,属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当辅以补益之法,以扶正祛邪。
3、解表剂的注意事项
①多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
②汤剂一般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并增衣被,或啜热粥以助取汗,遍身微汗为佳。
③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表邪未解,又见里证,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当表里双解。外邪已入里,不宜用。
方剂0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
*佐使:杏仁—利肺平喘;
炙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麻:桂=3:2,“轻可去实”,属于轻剂。
*相须→AB功效相似,相互增强原有药效;
*相使→A为主,B为辅,B提高A功效。
方剂0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君:桂枝—解肌发表。
*臣:芍药—益阴敛营。
*佐使:生姜、大枣—补脾和胃,化气生津,益营助卫;
炙甘草—调和药性,益营实卫。
*散中有收汗不伤正;且助阳药与益阴药同用,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表虚+风[恶风]+汗。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芍药→[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止血]。
方剂03: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水煎服,先煮麻黄。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晰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君:麻黄、桂枝—发汗解表。
*臣: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佐使: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五味子、芍药—酸甘化阴,敛肺止咳,和营养血;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麻桂相须;散[麻桂]中有收[芍药+五味子];温化与敛肺相伍,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方剂04: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
a.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b.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臣:桂枝—解肌发汗;
石膏—清里热、透郁热。
*佐使:杏仁—宣降肺气;
生姜、大枣—和脾胃,调营卫,助解表,益汗源;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寒温并用,表里同治。
表寒+里热。
方剂05: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羌活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水煎服。原方提出“若汗急,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君:羌活—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
*臣:防风—祛风、胜湿止痛;
苍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佐使: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除湿;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防燥烈伤津;
甘草—调和诸药。
*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合用,以升散诸药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
*分经论治→
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
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
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
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
邪在少阳、厥阴者,治以川芎。
表+湿+里热。
方剂06: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君: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
*臣:香附—行气开郁,借苏叶之升散,能上行外达以祛邪。
*佐使:陈皮—理气燥湿,一则协君臣行气滞以暢气机,二则化湿浊以行津液。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
*解表理气并行
方剂07: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草陈皮,荆防艽蔓芎姜齐;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气滞松。
*《局方》卷2:四时瘟疫,伤寒[宜于表寒证较重,头身疼痛明显者]。
苏叶香附陈皮甘草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川芎生姜。
→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四时感冒。
*[香苏散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
表风寒+气滞[在胸有痞闷]。
*表寒重头身痛甚加气滞。
*香苏散+荆、防、艽、蔓、芎、[生]姜。
测
试
真
青竹
题
真题集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1、”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若兼见“项背强几几”者,宜
A
加用葛根
B
加用石膏
C
加大白芍用量
D
加用麻黄
解析
A
答: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2、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选用
A
桑菊饮
B
加减葳蕤汤
C
银翘散
D
柴葛解肌汤
解析
B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提示有风热犯肺;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提示有阴虚内热,故当治以滋阴,解表,宜选用加减葳蕤汤(D对)——薄荷、生葱白、淡豆豉,可散表邪;葳蕤、白薇,可滋阴润肺。桑菊饮的功用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银翘散的功用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柴葛解肌汤的功用为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考研必备
《中综知要》
课程
复试
青竹出版,必属精品!
·END·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排版
梅子甜酒
来源
青竹医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23考研QQ交流群●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竹大白●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官方客服●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投稿邮箱:yk
qingzhuzh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