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陈继红盛梅笑许陵冬高坤张露赵静
刘利华孙伟
医院/南医院南京
DOI:10./wst..06.
摘要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原理评价益肾清利泄浊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年至年在医院就诊的CKD3期患者,共9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使用益肾清利泄浊方,每月随访1次,3个月为1周期,随访1年,观察患者肾功能的情况;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观察每个周期内患者肾功能的转归情况;以6个月为一周期,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评价尿酸对肾功能的影响。
结果:
①治疗3、6、9、12个月后,患者的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从治疗3个月直至结束,均显著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期间,血尿酸异常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尿酸水平的高低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③以6个月为1周期,在每个周期内,肾功能稳定和好转的患者所占比例数远远大于肾功能恶化的患者;④以CKD4期为终点事件,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发现通过长期中药治疗,患者肾功能进展的时间会明显延缓。
结论:
长期服用中药可以稳定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高尿酸血症是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真实世界中药临床疗效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步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大约在8%-16%之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持续在11%左右[1]。我国年的数据显示,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8%,患病人群达到1.2亿人,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只有12.5%[2]。年,一项全国成人CKD患病率的meta分析中显示,未标化的患病率已达13.39%[3]。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是其危害的主要方面,年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在全球死亡总人数的排名已经上升至第18位[4]。很多患者因为各种因素得不到肾脏替代治疗,最终只能走向死亡[5]。影响CKD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Toda等[6]对连续5年进行健康检查的名受试者进行研究,通过对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年龄和尿酸水平是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1.03、1.06。
治疗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ACEI/ARB和复方α-酮酸制剂(开同)是近年来较为公认的有延缓肾功能进展的药物。ACEI/ARB类药物有降低蛋白尿、肾保护的作用,但也发现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除具有升高血钾、升高血肌酐、引起干咳等为人熟知的副作用外,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更是指出ARB有潜在的升高肿瘤发病风险的副作用。复方α-酮酸制剂(开同)有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尿排泄、减轻氮质血症[7]、以及减少含氮废物的产生[8]等作用,既往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复方α-酮酸制剂(开同)+低蛋白饮食(Low-proteindiet,LPD)可有效延迟CKD患者进入透析时间[9],然而昂贵的价格又限制了其使用。
CKD3期是延缓肾功能进展的关键时机,这一阶段对整个CKD的预后和转归都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前期医院肾内科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泄浊中药可以增加CKD3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功能进展,其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但该研究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iral,RCT)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入组患者的面较窄,观察时间较短,证型不够全面,研究所采用的中药是已制备好的颗粒剂,成分固定,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调方等,这些问题导致RCT研究往往不能真实的反应中医药的疗效。
与RCT不同,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study,RWS)是指在真实临床、社区或家庭环境下,获取多种数据,从而评价某种治疗措施对患者健康真实影响的研究[10]。国际上,尽管不同机构和组织对真实世界数据的确切定义存在差异,但实质均强调是在真实环境下采集的数据,数据的产生和收集过程与临床实际诊疗保持较好统一[11]。
真实世界科研范式更适合中医临床研究,能够保障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特色治疗的顺利开展,是中医临床试验研究的一种新方法。针对肾脏病早中期(CKD3期)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真实世界的研究不多,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真实地评价了中医药延缓CKD进展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NKF-K/DOQI工作组原著;王海燕、王梅主译)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GFR降低。肾损害指肾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列之一:a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b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肾功能在CKD3期,即肾小球滤过率(GFR)在30-59mL·min-1之间。
1.1.2 中医诊断标准
①脾肾气(阴)两虚: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或舌淡苔薄少津,脉沉细;②阳虚甚者:症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面色晄白;③兼阴虚证:症见面部烘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偏红苔少。
①兼湿浊证:症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身重困倦,舌苔白腻;②兼湿热证:症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③兼血瘀证:症见肌肤甲错、皮下瘀斑、舌质暗。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男女不限,所有符合慢性肾脏病3期的诊断标准,30ml/minGFR60ml/min,且排除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1.2.2 排除标准
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恶性肿瘤活动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精神障碍患者;已知对该研究中某种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者。
1.3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年10月1日至年1月1日.在医院就诊的患者,数据来源于医院肾内科临床-科研-慢病管理数据平台,共98例。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础治疗
(1)饮食营养
参照《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入组后均对受试者开展健康教育及饮食营养咨询,开具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处方。
(2)控制血压
参照JNC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常用的降压措施包括低盐饮食和药物控制,药物控制推荐首选ACEI或ARB,其次为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随访期间血压建议控制在/80mmHg左右。
(3)控制血脂
对以总胆固醇或LDL-C增高为主者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对以甘油三酯高为主者首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治疗目标为总胆固醇5.72mmol·L-1,LDL-C3.64mmol·L-1,甘油三酯2.26mmol·L-1,应用后仍不达标者,继续使用直至研究结束,并详细记录。
2.1.2 中医治疗方案
采用治疗CKD3期的中药核心方剂--益肾清利泄浊方:生黄芪30g,潞党参15g,制苍术15g,生白术15g,老苏梗12g,虎杖15g,炒当归15g,石韦15g,河白草30g,积雪草30g,六月雪30g,土茯苓30g,赤白芍15g,厚杜仲15g,怀牛膝15g,制军6g。
临床加减如下:阳虚甚者,症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面色晄白,加用淡干姜10g、制附片10g;阴虚明显者,症见面部烘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苔少,去潞党参,改用太子参15g,加用制黄精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湿浊证明显者,症见纳呆腹胀,身重困倦,舌苔厚腻,加用晚蚕沙(包)20g、干荷叶20g、藿香15g、佩兰15g;兼湿热证者,症见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加川黄连3g、车前草15g;血瘀证明显者,症见肌肤甲错、皮下瘀斑、舌质暗,加鬼箭羽20g、三棱15g、莪术15g;水肿较甚者,加玉米须30g、猪苓15g、车前子40g。发生足趾等关节肿痛等痛风症状者,加威灵仙20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络石藤20g;外感者,加银花、连翘各15g;纳差者,加炒麦芽15g、神曲15g;蛋白尿明显者,加用白花蛇舌草30g、蜀羊泉30g;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各)15g、仙鹤草各30g。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eGFR,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1年。以6个月为1周期进行预后转归观察,分别记录各周期内患者好转、稳定、恶化的患者例数。好转:患者由CKD3期转为CKD2期或1期;恶化:患者由CKD3期进展为4期或5期;稳定:患者稳定在CKD3期。以CKD4期为终点事件,进行生存分析。评价尿酸与肾功能的关系。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单组内差异使用单样本T检验,同一个访视中,组间两两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法。采用双变量分析研究尿酸高低与肾小球滤过率有无相关性,分析方法为双变量分析中的Pearson法,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TP:血清总蛋白;K:血钾;Ca:血钙;P:血磷;AST:谷草转氨酶;
ALT:谷丙转氨酶;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
LDL:低密度脂蛋白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所有病例均来自.10.1-.1.1.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共计9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9.41±15.02岁,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下(表1)。
表1患者初诊时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S)
注:Scr:血肌酐;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BUN血清尿素氮;UA:血尿酸;
3.2 原发病分布情况
在98例CKD3期患者中,原发病为慢性肾炎的患者有80例,占总人数的81%;其次为高血压肾病,有11例,占总人数的11%;糖尿病肾病有5例,占总人数的5%。痛风肾病有2例,占总人数的2%(表2)。
表2原发病分布情况
3.3 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变化情况
患者治疗3、6、9、12个月后的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均未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3、6、9、12个月后的eGFR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6,9,12个月后的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S)
3.4 患者随访过程中病情的转归情况
98例CKD3期患者通过肾内科临床-科研-慢病管理数据平台,以6个月为1周期,进行肾功能转归情况考察。有97例患者进入第2周期(完成6个月随访),96例进入第3周期(完成12个月随访)。每个周期中,将肾功能稳定在CKD3期者,定为B组;将肾功能好转,eGFR由3期转为2期或1期者,定为A组;将肾功能恶化,eGFR由3期进展至4期或5期者定为C组(表4)。
表4患者随访过程中病情的转归情况
3.5 以尿酸为分层,比较肾小球滤过率情况
将尿酸指标正常的患者(男性-、女性-)定位A组,将尿酸指标大于正常值的患者(男性:尿酸,女性:尿酸)定位B组。每3个月为1访视点,共随访4次。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A组eGFR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尿酸分组eGFR的情况(±S)
注:与B组比较,▲P0.05
3.6 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
将各个访视点中尿酸指标为横坐标,肾小球滤过率指标为纵坐标,作散点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每3个月观察1次,共观察4次。第3个月访视时,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P值为0.,第9个月时,P值为0.,第12个月时,P值为0.,可见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尿酸水平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图1)。
图1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
注:a为3个月时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b为6个月时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c为9个月时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d为12个月时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
3.7 生存分析
以CKD4期为终点事件,以6个月为1周期,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横坐标表示的是随访时间(单位:天),纵坐标表示的是生存率情况(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年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趋势很小,也就说明通过长期中药治疗,肾功能可长期保持稳定。
图2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存分析图
注:a6个月生存分析;b12个月生存分析
4讨论
CKD3期处于慢性肾脏病的早中期,此阶段的诊治对病情后期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改善蛋白尿、调控足细胞凋亡及改善肾小球硬化[12,13]。中医肾病学大师邹云翔教授特别强调慢性肾脏病要注重“保肾气”,提出治肾用药原则为:维护正气、治病求本;注意和络,运行血气;勿用攻伐,平药为上[14]。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拓展,认为肾脏病的根本在于“肾气不足”[15],在此基础上,有水湿、湿热、瘀血等外邪表现,提出了“补肾固体、固肾为本、顾护胃气”的治肾之法。孙伟教授对两位大师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将慢性肾脏病的病机高度概括为“肾虚湿(热)瘀(浊)”,肾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湿为湿热之邪,瘀为瘀血,浊为浊毒。肾虚乃发病之根,湿热为进展之基,瘀血、浊毒为疾病之果[16]。由此创立了“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治疗大法。益肾即补益脾肾,修复损伤的肾单位;清利即清利湿热,抑制炎症反应;和络即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防治肾纤维化;泄浊即排泄浊毒,促进毒素从体内排出,改善临床症状。
中药组方选用的核心方是生黄芪、潞党参、制苍术、炒白术、老苏梗、虎杖、炒当归、石韦、河白草、积雪草、六月雪、土茯苓、赤白芍、厚杜仲、怀牛膝、制军等药,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其中,黄芪、党参、苍白术、苏梗健脾益气,补后天助先天;怀牛膝,杜仲补肾强腰,味厚质润,温而不燥;赤白勺、当归养血活血,补而不滞;积雪草、虎杖、石韦、河白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通络。土茯苓、六月雪、制军泄浊排毒,推陈致新。诸药相合,共奏“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之功。
临床上,以此为核心方使用,患者随访观察1年,其血肌酐稳定,eGFR较治疗前显著上升,患者服药1年与服药6个月时的肾小球滤过率相比,肾功能恶化患者无明显增加,好转和稳定的患者占主导地位。以CKD4期为终点事件,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治疗时间增长,发展至CKD4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这也说明长期的中药治疗可以稳定和延缓患者肾功能的进展。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国内关于北京市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7],高尿酸血症为CKD的最强危险因素。在健康人和肾功能受损的受试者,尿酸本身也可以促进CKD的发展,当机体出现尿酸排泄障碍时,尿酸会类似于痛风性关节炎一样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集合管,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内皮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18],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19]。本研究亦发现:治疗3、6、9个月,尿酸异常组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的患者,且尿酸水平的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低,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文献报道相吻合。因此,对于肾功能异常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临床上应积极地将尿酸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泄浊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CKD3期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患者的原发病及合并用药登记资料不完善,大量患者未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法评估中药对蛋白尿的影响,上述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均应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WebsterAC,NaglerEV,MortonRL,etal.Chronickidneydisease.
Lancet.,():-.
[2]ZhangL,WangF,WangL,etal.PrevalenceofchronickidneydiseaseinChina:across-sectionalsurvey.Lancet,,():-.
[3]王善志,朱勇俊,唐文庄,等.中国成人及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Meta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11(37):-.
[4]JhaV,Garcia-GarciaG,IsekiK,etal.Chronickidneydisease:globaldimensionandperspectives.Lancet,,():-.
[5]LiyanageT,NinomiyaT,JhaV,etal.Worldwideaccesstotreatmentforend-stagekidneydisease:asystematicreview.Lancet,,():-.
[6]TodaA,IshizakaY,TaniM,etal.Hyperuricemiaisasignificantriskfactorfortheonsetofchronickidneydisease.NephronClinPract,,(1):33-38.
[7]TeplanV,SchuckO,KnotekA,etal.EnhancedmetaboliceffectoferythropoietinandketoacidsinCRFpatientsonlow-proteindiet:Czechmulticenterstudy.AmJKidneyDis,2,41:26-30.
[8]KimballSR,JeffersonLS.RegulationofglobalandspecificmRNAtranslationbyoraladministrationofbranched-chainaminoacids.BiochemBiophysResCommun,4,(2):-.
[9]TeplanV,SchuckO,KnotekA,etal.EnhancedmetaboliceffectoferythropoietinandketoacidsinCRFpatientsonlow-proteindiet:Czechmulticenterstudy.AmJKidneyDis,2,41:26-30.
[10]ShermanRE,AndersonSA,DalPanGJ,etal.Real-worldevidence-whatisitandwhatcanittellus?NEnglJMed,,(23):-.
[11]ResnicFS,MathenyME.Medicaldevicesintherealworld.NEnglJMed,,(7):-.
[12]ChenY,CaiG,SunX,etal.Treatmentofchronickidneydiseaseusing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losAbelmoschusmanihot(Linnaeus)Medicus(Malvaceae).ClinExpPharmacolPhysiol,,43(20):-.
[13]GuanY,WuXX,DuanJL,etal.Effectsandmechanism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