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种植户往往无法掌握要点,特别是病害,同样一种病害危害不同中药材,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不小的差别,如果没有充足的实践摸索,种植户不能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乏力,也在情理之内。
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苍术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地下须根和侧根,常常导致苍术产量下降,质量变劣,有的甚至完全失去药用价值,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小编在这边向大家推荐鑫科植保中药材根腐灵来防治苍术等药材的根腐烂根情况,经过多年各地种植户们的反馈,效果十分明显。
本文为大家总结了苍术腐病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症状表现:
苍术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侵染苍术块茎,初侵染块茎周边出现黑斑,地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发病一周左右块茎呈圆水泡状,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只剩下薄薄的外皮。病菌蔓延迅速,短期内会使整个苍术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散发腥臭难闻的气味。
发病规律:
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选地不宜,排水不良,地块涝洼积水及地下害虫咬食根部,且多发生在2—3年生植株根上。
8-10月份,进入了梅雨季节,雨水多,此时期的苍术进入块茎膨大期,这时候是苍术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但也是苍术块茎抵御外界侵染能力最弱的时期,块茎越大,抵抗力越弱。这个时期的微生物相当活跃,繁殖最快,消耗很多苍术块茎需要的氧气,同时排出很多有害气体和物质。土壤湿度大或土壤板结,土壤与空气中气体不能及时交换。
另外根部受伤的苍术也更容易发生根腐病,并在土壤湿度增加时传染给临近的幼苗植株。病菌的厚垣孢子抗逆性强,在无寄主存在时也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土壤中越冬的厚垣孢子是新植苍术的主要侵染来源。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形式在已染病的参根组织中越冬,次年气温适宜时在病参上继续发展和为害。
中南地区,田间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高峰期,8月中、下旬随着气候转凉,病害的发展逐渐趋于缓慢。病害的流行程度与6~8月的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高温多雨、田间积水、藤蔓匍匐地面厚密,会导致病害迅速蔓延和严重为害。由于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因而重茬地发病较重。地下害虫为害造成伤口,可导致病菌侵入,也是根腐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
①选地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畅通的地块种植苍术;实行轮作,忌重茬。
②耕地做畦。栽种前,要深耕细作,并尽量应用高畦进行苍术的栽培。
③下种时喷施定植沟。用鑫科植保土壤消毒剂喷施定植沟,杀灭土壤中的真细菌;保持通风透光。
④在块茎膨大期前或梅雨季节来临前鑫科植保中药材根腐灵+鑫科植保土黄金喷雾配合灌根,块茎膨大期是用药关键期,此时期抵抗力弱,极易上根腐病。此时用药,首先杀菌,其次施用鑫科植保土黄金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活化土壤,土壤疏松透气,提高土壤肥力。
⑤发病高峰季节要勤检查,在发病初期,种植户要及时喷施农药,可选用鑫科植保烂根死苗或鑫科植保中药材根腐灵来使用稀释-倍液喷雾或灌根,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鑫科植保中药材根腐灵,采用进口原药制剂,无毒、害、污染和残留,见效快,留效久,符合国家开发与推广绿色农药、农肥方向,为人类能享用安全、绿色、高品质食品提供保障。
1、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繁殖能力,提高地温,提高保肥供肥能力。
2、生根壮根:富含可溶性有机蛋白及生根、壮根因子,改善中药材根部生长环境,促进药材毛细根生长,促使根系发育生长,提高养分吸收率。
3、抗逆性强:抗重茬、减少药材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病率和蔓延。促进表皮细胞壁加厚,抗寒、抗旱、抗高温、抗早衰。此外,同为药材,人参、重楼、贝母、三七等中草药,也会因多年重茬、土壤黏重、板结、不透气、有机质含量低、雨水大易沤根,发生土传病害,且发病迅速,用药控制困难,损失严重。
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为病原菌和致病线虫等根系病虫害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场所,使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富集,特别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富集严重,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另外,因为连续种植,作物对某些元素吸收过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这也会造成作物抗病能力差,易上病。土传病害应从土壤改良开始入手,每年换地种也不现实,只能改土。专家建议中草药种植户们施用鑫科植保重茬菌剂+鑫科植保土黄金生物菌肥,用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调节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联系我们: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