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融入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其中,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美食美酒,还有赛龙舟助兴!定不能让如此佳节被岁月蹉跎了,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都应扛起传承的责任与义务,让华夏文明兴盛不衰!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扒龙舟,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今天,小七在这传承的,便是这粽子!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组成。中华大地,地大物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形状上分,有长筒形、锥形、三角形、四角形。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出自《舌尖上的中国》出自《舌尖上的中国》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广东粽子形状有金字塔型、条形与三角锥形等。品种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最受欢迎。咸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绿豆,有的还会加入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调配为馅,口味咸鲜香,风味更佳。今天要分享的是咸肉粽的做法,小七常做的版本。有特别爱好的馅料、口味请根据个人口味调配。糯米,需提前一夜浸泡好,清洗干净;第二天,蒜头爆香,加入盐、酱油、老抽、五香粉,小火慢炒。炒过的糯米更香;棕叶,有新鲜的和干的两种。新鲜的棕叶两面清洗干净后用开水浸泡消毒,捞起即可使用。干棕叶则要提前一天用开水浸泡软才可使用。无论哪种棕叶,清洗,都是个大工程,需提前一天完成。粽绳,现在大部分都是用尼龙绳了,方便快捷。以前的粽绳,用的是一种长在河边的长杆子的草。我们广东人叫“关草”,不知道学名叫什么。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去割关草了,三五个小伙伴结伴,在河边,一边玩水一边采割这种草。通常割好草后,每个人身上都是湿透了。父母们再把关草从中间破开,对两半或对四半。晒干,即成粽绳。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可去除猪皮。切成2厘米的方条,加入五香粉、酱油,腌制备用。花生米,炒香,去皮,碾碎备用;香菇,提前泡软,剁碎,炒香备用;虾皮,炒香备用。以上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动手包了。小七包的是对四角形的,大小适中,费两片叶子。一家大小齐上阵,谈笑间,一只只形状各异的粽子诞生了。不论美丑,手艺在不经意间传承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懂到熟练地包好一只粽子,祖辈流传,文明就永不湮灭。包好的粽子,用大锅煮水,水开后放入;水要没过粽子,大火煮两小时;中途要将上下层的粽子调换一下位置,均匀受热,以免上层的粽子不熟。煮熟即可开吃。软糯的糯米,夹杂着各种馅料,入口绵糯喷香,大放异彩,又可饱腹。这正是粽子的魅力,是劳动人民对于主食的智慧与创造力体现;是人们借食物寄语于后人的连接,其中精神,各有所思,全凭个人。粽子的分享到这,不知道大家都擅长包哪种粽子呢,欢迎留言喔!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点个赞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