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权威部门中央纪委国家国家监察委为中医

欢迎各位朋友   2月7日凌晨3时许,医院会议室内灯火通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就最新的中医诊疗方案同在场专家做进一步商定。这已是他带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武汉的第15天,连日的高强度运转,让在场所有人都很疲惫,但大家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付出中医人的最大努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力量。

  “受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派,此前,中医专家组先后两次前往武汉诊察病情,与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反复研讨研究,推出了现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的中药诊疗方案。”国家医院组组长、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告诉记者。

  1月21日,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为第一批中医专家一起前往武汉。“我们对70多位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以及病情演变、舌苔和脉象变化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无论是危重症病人还是轻症患者,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总的呈现厚腻腐苔,湿浊之象非常重。”齐文升介绍,专家组通过诊察、研讨得出结论,新冠肺炎当属“湿疫”,是感受湿毒邪气而发病。

  “新冠肺炎在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从病位即邪气攻击的脏腑来看,主要是肺和脾,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寒邪和湿邪,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介绍。

  通过问诊,专家组发现大多数患者有非常典型的脾胃症状,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仝小林表示。

1中医诊疗方案;另一边,两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分别于1月25日、1月27日奔赴武汉,医院和医院部分病区,为疫区提供中医医疗援助。

  2月3日,医院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确诊患者出院。

  “患者对中医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都愿意服用医疗队开的中药。”齐文升告诉记者,“服用了中药的患者,在乏力、憋气、无食欲等症状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记者了解到,经过中医药治疗,患者们体力恢复效果明显,食欲和精神状态也大为改善。齐文升解释:“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疗理念重在强自身。我们用药的依据主要是通过观察脉象变化方法,判断属寒还是属热,然后根据诊疗方案进行用药。”

  患者徐某在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隔离病区前已经入院治疗,医疗队接管病区后,队员细致观察徐某病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望闻问切过后开具中药处方,并根据患者用药反馈、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处方。

  经治疗,徐某复查CT结果均显示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吸收,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自诉无特殊不适感,符合出院标准。

  “刚住院时,我心里很害怕和绝望,没想到中医药的疗效这么好!感谢中医,感谢你们一直给我加油打气!”2月6日,徐某出院时满怀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和徐某同期出院的,还有医院医院的22位患者。这批患者中,最大的67岁,最小的23岁,其中,重型患者住院时间达18天,普通型患者住院天数最短6天。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中西医结合治疗交出了阶段性答卷。刘清泉认为,此次临床治愈标志着我们通过中医这样一个手段,加上西医的支持治疗,是可以治愈新冠肺炎的。“我们运用中医治疗疫病,综合西医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也证明它是有效的,显示了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

  不止在武汉,利用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的好消息在多地不断传来。

  2月8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同医院申报的透解祛瘟颗粒(曾用名“肺炎1号方”)由全省30家医院临床使用。此前,临床使用该药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河南省成立由名专家组成的省市两级中医技术指导组,全方位参与轻重症病人的诊治和会诊工作,在目前确诊患者和出院患者中,中医药协同治疗率分别达到94.31%和90.7%。

  2月3日,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湖北省、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多地区的医疗机构参与研究。

  负责该项目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此项研究主要服务临床救治,治疗新冠肺炎,目前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该病证候学的研究及辨治方案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恢复期康复,全程发挥中医药作用。

近代以来,西学东进,很多国人也开始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把老祖宗的东西抛在脑后!

??许多人很难信赖中医,尤其是像方某一些人更是认为中医是历史的糟粕和残渣,应该丢进历史的博物馆才是。接受了现代思维方式的人们很难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别说让他们用中医,不抹黑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次中纪委网站上的这篇报道,已经不断有国家权威媒体和机构开始宣传报道中医了,当然一些其他媒体也一直在宣传,在此向那些帮助宣传和推广传统医学、传统文化的媒体和记者致敬!

为中医宣传的人越来越多,顿时让觉得自己的同伴又多了很多,虽然我们这些人微言轻,虽然没有什么影响力,甚至……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发声,愿意为中医呐喊,哪怕只有一点点声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定会激起很多中医人的共鸣!

所有,中医同道们一定要一边苦学中医技艺,用疗效为中医正名,一边要大力宣传中医中药,让国人明白传统医学的魅力!谁也挡不住中医归来的步伐!

清肺排毒汤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 生石膏15-30g

(先煎)桂枝9g泽泻9g 猪苓9g 白术9g茯苓15g 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

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清肺排毒汤》这个中医方剂,总有效率达90%以上。

国家卫健委称,中医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治疗效果这么好呢?因为我们的中医专家辨证准确,而且是用的经方组合,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组,前面四味药,麻黄,甘草,杏仁,石膏,这四味药加起来,就是我们说的麻杏甘石汤。麻黄宣肺,杏仁降肺,一宣一降,肺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就能很好的恢复,肺与大肠相表里,就能把邪气通过大便排出体外。石膏清火生津,甘草调和诸药,补脾胃,救津液,可以说是完美组合。

第二组,五味药,桂枝,泽泻,猪苓,白术,茯苓,加起来就是五苓散。因为这次主要是湿邪,所以去湿是很关键的。而五苓散的主要作用就是温阳去湿。桂枝温阳,茯苓、猪苓、泽泻主要是去湿利水,让身体内的湿邪通过小便排出去。而白术,也是健脾去湿的要药。既可健脾,亦可去湿。

第三组,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这是小柴胡汤的一部分。小柴胡汤主要是和解少阳,解决伤寒少阳证,尤其善于解决半表半里的病邪。

第四组,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这是射干麻黄汤的一部分,主要是宣肺化痰止咳。

第五组:山药、枳实、陈皮、藿香。山药是用来扶正,保护脾胃的。枳实是用来除胸闷的,下气的,让患者大便通畅一些。陈皮与藿香是用来化湿化痰的。

当然了,这些药其实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组出来其他的方剂名,我们只是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便于理解。通过方剂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清肺排毒汤》的功效,主要是温阳去湿为主,辅助以健脾和清热。

有了这个方子,湿邪不再可怕,湿邪没了,冠状病毒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妥妥的必死无疑。

人民日报发文称,中西医要一碗水端平,要结束中西混业管理的局面,否则中医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时隔3年,年11月,人民日报再次发文,要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瑰宝。

中药西管,逼退了不少灵丹妙药;中医西化,难倒了不少能看好病的民间中医。

中医西医分属两种不同的医学,一旦用西医的“鞋子”来衡量中医的“脚”,便会导致“削足适履”;用西医的方法管中医,结果只会是中西医无法“并重”甚至无法“并存”。

有篇文章这样写到,真正把中医当命去传承的,是提着脑袋治病的民间中医!可以想见,中医的处境以及民间中医的处境是什么样的。不然,人民日报也不会发文,称中西医要一碗水端平。

下面是网上义诊的各种情况聊天截图

虽然上面要求确保每个病人都用上中药,可有的心里上还是抵触中药,不愿意用

通过义诊活动,发现很多人不能及时买到药的病人,通过厨房里的食疗发挥的效果也不错,

即便是这样,所有的中医同仁都没有放弃,尤其是民间中医们,他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在这次疫情爆发初期,民间许多中医立下军令状,按下血手印,要求上前线,义务诊疗,不计报酬,只求中医能有个用武之地,能够为老百姓解决病痛的折磨。

我自己这次很荣幸的参加了任之堂团队组织的年1月底到2月的义诊活动,我们团队这十天已经在网上义诊治疗了多个病人,我自己在这些天的义诊这些病例中这个大面积感染的病例让我印象最深刻,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给患者及时的帮助,改善和解决了患者的病情,下面把大概过程的情况说一下。??

?这个大面积感染的,我那天晚上睡觉都没有怎么睡,因为担心病情会加重了,接手本来想帮她怎么医院和给的救急电话号码,打热线电话说都需要先回去家里申请排队才能住院,还好后面治疗后明显好转。

??这次特别感谢的是余浩老师和好多义诊朋友的帮忙

当天是晚上十一点了,考虑患者不能买药,先用的食疗方,

今晚

白糖一勺醋,一勺芝麻油一勺盐一小勺猪油一勺加白开水喝一大碗

没有猪油,就多加点香油

?

明日

?

乌梅15生甘草15芦根30白茅根30葛根20生石膏20(粉)肉桂10生大黄10党参30陈皮15

苍术12熟地40

后面本来老人已经睡着了,叫家属还是兑了食疗汤让患者喝了

?

??第二天反馈大便下来了,退烧明显,后面也没有再吃退烧药了,因为网上开的中药不能很快收到,叫家属抓紧去附近药店抓药,结果说社区的人也都帮忙了,还是买不到中药,

我在网上联系朋友,后面找到一个武汉的张俊师兄帮忙,紧急给她先抓了三付中药过去了,救急解决了问题。

更多好资料分享,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shue.com/cscf/5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