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pf/a_5882662.html
如果您喜欢CROU制药在线推送的这篇文章
欢迎点赞和转发哦~
工艺开发、工艺验证和工艺变更研修班
研发及QC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专题培训班
药品申报杂质控制策略专题培训班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了解培训内容
作者:E药君来自:蒲公英
提示,本文近1万字,约需25分钟阅读时间,感兴趣的请耐心阅读。
据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苗可能3个月就能出来,真正拿到疫苗株可能还要一个月,检查检测等还要半个月,此外最少还要一个半月审批过程。
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中国已有2个研究机构,分别筛选出33种、30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
而美国、奥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都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药物的研究。
中国疫苗研发进展
1月28日,央视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从华南海鲜市场抽取的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已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目前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我们在分离到病毒之后,迅速进行了疫苗种子毒株的筛选和研制,下一步就是说中试阶段来加快疫苗的申请和申报,这样能早日研制出疫苗。1月28日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新型肺炎疫苗研制进度。她表示,目前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了,但还要有个过程。她说,真正拿到疫苗株可能还要一个月,检查检测等还要半个月,此外最少还要一个半月审批过程。目前,浙江、广东以及泰国分别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nCoV)毒株,为即将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以及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月28日,美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InovioPharmaceuticals和中国苏州创新药研发企业艾棣维欣生物制药(AdvaccineBiopharmaceuticals)在美国加州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宣布采用最新DNA疫苗快速响应技术,共同开发新型冠状病毒-nCoV疫苗。鉴于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中国乃至全球迅速蔓延,双方同意以最快的速度开展联合开发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疫苗在中国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满足疾病防控的需求。1月27日,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创立和建设的一个独立运营、非营利性质的新型药物研发机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在接受澎湃网记者专访时,提到目前该中心愿将相关技术平台向具有新型冠状病毒研究基础或已有可行性研究方向的外部合作伙伴开放,中心研发团队也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研究合作。此外,中心还与二十余家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疾病联盟在不同领域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也正与上述多家伙伴机构积极联络,力争为病毒研究和药物研发寻找更广泛的资源,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科研人员1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医院获悉,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战略库与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平台”课题子任务——mRNA合成平台成果,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近期,该项目已紧急完成立项备案。医院转化医学平台兼职PI(项目负责人)、斯微生物董事长李航文表示,利用相关平台技术,快速合成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关键靶点的多种不同抗原序列的mRNA,并通过纳米脂质(LPP)载药技术制备成制剂,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筛选和验证有效抗原,在此基础上将能在40天内完成大规模预防性-nCoV的疫苗样品生产、制备。疫苗样品制作完成后,可以送国家指定机构开展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测试,完成必要的审批后,可尽快推向临床。预防性疫苗是扑灭重大突发性传染疾病大规模流行的关键。针对本次-nCoV的流行,传统的疫苗存在生产周期太长的问题,例如重组蛋白疫苗的生产周期要5-6个月,不能满足及时扑灭疫情的需要。近年来兴起的新一代mRNA疫苗技术,具备开发与生产周期短的优势,能够实现疫苗的及时生产及应用。中国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01
一、1月29日,深圳市卫健委:已启动抗艾滋病药物用于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表示,深圳市三院已与南科大冷冻电镜中心对接,病毒分离成功后立即开展病毒颗粒结构解析工作。在临床研究方面,已启动现有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和法匹拉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探讨抗SARS病毒治疗性抗体和多肽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可行性。02
二、上海科研团队研制出抗病毒喷剂1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6年努力,研制出一款广谱抗病毒喷剂,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该喷剂日前顺利通过伦理审查,首批喷剂已送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用于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面对新发突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何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徐建青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呼吸道病毒传染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往的研究往往着眼病毒复制机制等环节,能否找到人体机体对呼吸道病毒的共性抵御机制,形成广谱的干预手段,从而实现主动预防?6年前,他就带领团队沿着这一思路开始了研究。这一设想并非“天方夜谭”。徐建青说,所有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发生重症化过程中,都会有共性的致病过程:由病毒复制引发的炎症和以及由炎症导致的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与肺实变。这款抗病毒喷剂为此设计了两个活性成分,分别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以及抑制炎症和粘膜修复。据介绍,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课题组针对流感病毒和寨卡病毒已在体外与动物模型上验证成功。冠状病毒作为RNA病毒之一,对该喷剂应敏感。03
三、Remdesivir或为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年1月27日,德克萨斯AM大学化学院刘文设研究团队在chemrxiv上发布了题为“LearningfromthePast:PossibleUrgentPreventionandTreatmentOptionsfor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Causedby-nCoV”的最新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3种可用于治疗-nCov感染患者的候选药物(Remdesivir,3CLpro-1和一种新型乙烯砜蛋白酶抑制剂),并总结了以往开发此类药物的经验,或可为开发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提供思路。分析结论表明:-nCoV和SARS-CoV的RdRp及3CLpro序列高度一致。已有研究基于这两种蛋白开发了一些可能有效的小分子疗法用于SARS-CoV的治疗,如Remdesivir和3CLpro-1,推测其或可直接用于-nCoV的治疗。此外,由于-nCoV刺突蛋白RBD与SARS-CoV存在不同,尤其是与ACE2结合的两个功能区域,以往基于SARS-CoV刺突蛋白RBD开发的抗体和多肽可能无法用于-nCoV的治疗。但利用RBD和ACE2衍生的多肽及其鸡尾酒疗法来抑制RBD-ACE2的相互作用或可行。04
四、33个-nCoV冠状病毒的潜在药物1月27日,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学院陈丽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李华教授、医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李行舟研究员等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就目前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肺炎疫情,开展了抗-nCoV潜在药物的筛选研究工作。利用药物重定位策略,在已有药物中寻找对抗-nCoV的治疗药物是对抗疫情的有效手段和当务之急。研究表明,冠状病毒nsp3编码的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protease,PLP)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及逃避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药物开发的良好靶点。PLP不仅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同样具有去泛素化酶(DUB)活性,PLP利用其蛋白水解酶活性及DUB活性通过一系列的分子机制逃避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抑制干扰素表达;它是除了冠状病毒3CL水解酶(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最近刚解析了其结构)之外,另一个冠状病毒感染人类所必需的重要蛋白。图1 潜在的抑制剂与-nCoV_PLP结合示意图为了找到抑制-nCoV冠状病毒的潜在药物,攻关小组从日前公布的-nCoV蛋白序列中找出了-nCoV_PLP的序列,发现它和SARS-CoV_PLP具有86%的氨基酸同源性。研究组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模拟了-nCoV_PLP的蛋白质结构,明确了它的药物结合口袋,运用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从ZINC已成药化合物库(FDA批准药物分子库,个小分子化合物)、自己实验室建立的中药和天然产物数据库(约个化合物)中筛选得到33个-nCoV_PLP的潜在抑制剂(见表1),预期有较好的抗-nCoV活性。本研究建议采用老药新用的策略,在对-nCoV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这些药物给予考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