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起来象姜的东西,其实叫“朱砂莲”,它是中国少数民族药典中极为珍贵的必备中药
朱砂莲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广西、云南、新疆、贵州等地
原名辟虺雷,别名背蛇生、躲蛇生、丹砂。属马兜铃科马兜铃属,以根状茎入药,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始载于公元十世纪韩保升等著《蜀本草》。
《唐本草》辟蛇雷
《唐本》时珍曰∶此物辟蛇虺有威,故以雷名之。
恭曰∶辟虺雷状如粗块苍术,节中有眼。
根:
苦,大寒,无毒。解百毒,消痰,祛大热,疗头痛,辟瘟疫(《唐本》)。治咽喉痛,痹解蛇虺毒。
《本草纲目》还进一步指出:今新疆诸山皆有之。根状如苍术,大者若拳。彼人以充方物。
朱砂莲为著名的止痛中药,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费氏痢疾杆菌和结核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升白的效果极佳。
朱砂莲中有效成分马兜铃酸(木通甲素)的药理作用很广泛,有抗肿瘤、增强细胞功能和提高细胞免疫作用
朱砂莲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及兴奋离体兔肠、在位兔肠、在位猫子宫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严重感染,配合化疗和放疗治疗肿瘤,还可治疗结核,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小儿肺炎等多种疾病。
朱砂莲用于癌症晚期止痛效果与吗啡相当,且已有报道家种比野生的镇痛作用强。
朱砂莲生于海拔-m的石灰岩山上或山沟两旁灌丛中。4年以上时采收为宜。6-7月挖起块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沙,蒸至透心(一般需10-25min),再晒干或烘干。
此物主要用于胃痛、胃寒、胃酸过多、胃出血、冷气痛、饱胀、胆结石、肾结石、胃溃疡。
在牧区,许多少数民族牧民几乎个个是医生,此药是他们家中必备之药,药效神速,一般服用后10分钟内就能见效。
挑选方法是:
1、表面的疙瘩要多,因为它是一年长一个疙瘩,疙瘩越多年份越久,药效越好;
2、掂在手中要沉,沉也是长得久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叶血;蛇伤,用于肠炎,痢疾,尾、十二指肠溃疡,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外伤出血。据调查,夏季游山者,因受暑热而肚冯有或胃痛时,磨水饮服,往往见效较快。
它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力。2~5分,研粉或磨汁服;外用适量,研粉或磨汁搽敷患处。
:苦、辛,寒。有小毒。朱砂莲是多年草质藤本。根状茎呈不规则的多节块状,外皮黄褐色,断面黄红色。单叶互生,叶柄细长而弯曲,叶片卵状心形,先端渐尖,夏季从叶液开出黄绿色而具紫斑的小花,曲折条形,十分奇异。分布在海拔米左右中山地区的洪椿坪、石笋沟一带,喜生于阴湿岩畔、阔叶林中。
这是一种极其稀有的名贵药材,历来视作治疗胃腹疼痛的特效药。最早见于《蜀本草》,叫做“辟虺(音“悔”,一种毒蛇)雷”。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此物辟蛇虺有威,帮以雷名之。”因而又有“背蛇生”、“躲蛇生”的别称。并说:“今川中峨眉、鹤鸣(新疆境内)诸山皆有之,根状如苍术,大者若拳。彼人以充方物。”因断面有朱砂色点状物,味苦如同黄连,故近代以“朱砂莲”著称。
新疆之窗说明:此物系新疆物产,这里,仅做一般物产进行介绍,做为新疆文化的一部分,非广告宣传。如需要进一步了解或使用,医院或大夫咨询,本空间对需要购买者的信息,不给予回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