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
《药性赋·平性》云: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
本品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文献记载:
《汤液本草》:气暖,味甘。入足阳明经。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
《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版》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主治: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云说:此药建中,用于胃口不好,开胃增进食欲,很有效。药中有“神”、“仙”、“灵”一类字眼的多是有奇效之品。之前一张柜台方就有此药(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查看)。
《医方考》痛风门第五十二
叙曰∶风者,百病之长,以其善行而数变也。痛风有寒、有湿、有痰、有血,而惟以风名者,得非以其善行数变,长于诸邪之故乎?今考名方五首,而痛风之情状见矣。
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南星(姜制)黄柏(酒炒)苍术(泔浸七日,各二两)
神曲(炒)川芎(各一两)桃仁(去皮尖、双仁)
白芷龙胆草防己(各五钱)
羌活威灵仙(酒拌)桂(各三钱)红花(酒洗,一钱五分)
此治痛风之套剂也。
有湿痰死血,而风寒袭之,风则善走,寒则善痛,所以痛者,湿痰死血留结而不通也。所以走痛者,风气行天之象也。是方也,南星燥一身之痰,苍术燥上下之湿,羌活去百节之风,而白芷则驱风之在面,威灵仙驱风之在手,桂枝驱风之在臂,防己驱湿之在股,川芎利血中之气,桃仁、红花活血中之瘀,龙胆、黄柏去湿中之热。乃神曲者,随诸药而消陈腐之气也。然羌活、白芷、威灵、桂枝,亲上药也;防己、杏仁、龙胆、黄柏,亲下药也,二者并用,则上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下,下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上,顾人用之何如耳?
云说:湿痰死血,这个对疼痛的认识,总觉得有点超前。再没有微观辨证的年代,这个认识很了不起。
手少阳三焦经-液门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针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荥穴。云说:治耳鸣时直刺用过。(图片来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