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赤术、枪头菜、马蓟
处方用名:苍术、茅苍术、炒苍术、焦苍术
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2.风湿痹痛,脚气痿躄3.风寒感冒4.夜盲,眼目昏涩
用法用量:煎服,3~9g。
01
—
临床配伍
1.与防风、黄柏等配伍,祛风燥湿、通络止痛,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及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如二妙散;2.与厚朴相须为用,健脾燥湿、行气除胀,治疗脾虚不运、湿邪中阻、气机不畅引起的脘腹胀满、纳呆、呕恶、口淡无味、苔白而厚腻者,如平胃散。
化学成分:
茅苍术根茎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含量5%~9%,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3%~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它是β-桉叶醇和茅术醇的混合物,此外,还含有苍术酮、苍术素等。
主要药理作用
(1)兴奋平滑肌
(2)抑制平滑肌
(3)抗溃疡
(4)抗菌
(5)抗炎
2.其他药理作用
(1)保肝
(2)利尿
(3)降血糖
(4)扩血管
(5)抗缺氧
(6)中枢抑制
(7)抗肿瘤
炮制方法:
1.苍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麸炒苍术: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炒,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每kg苍术片,用麦麸10kg。
3.焦苍术: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1.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湿温发热,肢节酸痛。
2.麸炒苍术:辛味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青盲,雀目。
3.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
02
—
与
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9cm,直径1~4cm。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香气较淡,味辛、苦。
(1)本品粉末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5~30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石细胞甚多,有时与木栓细胞连结,多角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直径20~80μm,壁极厚。菊糖多见,表面呈放射状纹理。
(2)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术对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苍术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