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中药大数据苍术全汇总新冠肺炎治疗处

大数据统计:

化学成分:目前已知苍术化学成分个,对应的化学分子适应症49个,对应靶点个。

活性个数:抗病毒:0;抗菌:3;抗炎:9。

异名38个,药对13个,中成药(中国药典)个,研究期刊文献篇,涉及新冠肺炎处方56个.

异名:仙术,大苍术,碧苏术,山刺儿菜,京苍术,苍术芽,汉苍术,大七七菜,地葵,山蓟根,术,山苍术,南京术,赤术,穹窿术,呼和-呼吉,天蓟,天精,武汉苍术,大荠荠菜,茅术,霜苍术,山连,山姜,华苍术,津苍术,马蓟,青术,枪头菜,山蓟,北苍术,茅苍术,山精,昌竹,茅山苍术,山刺叶,南苍术,山芥

基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出处:《中国药典》一部

原物种/矿物描述:

(1)苍术(南苍术):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状茎粗肥,结节状,节上有细须根,外表棕褐色,有香气,断面有红棕色油点。茎直立,圆柱形而有纵棱,上部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有柄或无柄,常在花期前凋落,中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cm,宽1~1.5cm,完整或3~7羽状浅裂,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上部叶渐小,不裂,无柄。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单独顶生,基部具二层与花序等长的羽裂刺缘的苞状叶,总苞片6~8层,有纤毛;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花全为管状,白色;两性花冠毛羽状分枝,较花冠稍短,雌花具5枚线状退化雄蕊。瘦果圆筒形,被黄白色毛。

(2)北苍术(枪头菜):与苍术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点为叶通常无柄,叶片较宽,卵形或窄卵形,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浅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稍宽,总苞片多为5~6层,夏秋间开花。

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生境与分布:

(1)苍术:生于山坡较干燥处或草丛

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及其附近地区。

(2)北苍术:生于低山阴坡、梁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西藏等地。

药材性状:

(1)苍术: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或略呈连珠状圆柱形,有的弯曲,通常一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细纵纹、皱纹及少数残留须根,节处常有缢缩的浅横凹沟,节间有圆形茎痕,往往于一端有残留茎基,偶有茎痕,有的于表面析出白色絮状结晶。质坚实,易折断,断面稍不平,类白色或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俗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横断面于紫外光灯(nm)下不显蓝色荧光。香气浓郁,味微甘而苦、辛。

(2)北苍术:根茎多呈疙瘩块状,有的呈结节状圆柱形,常弯曲并具短分枝,长4~10cm,直径0.7~4cm。表面黑棕色.红色油室,放置后不析出结晶。香气较弱,味苦辛。

炮制:

①苍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麸炒苍术:取麸皮撒入热锅,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拌炒至表面深黄色,取出,筛去焦麸皮,放凉。苍术片每kg,用麸皮10kg。

③制苍术:取净苍术片,用米泔水浸泡片刻,取出,用文火炒干。

④炒苍术:取净苍术片,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⑤焦苍术:取净苍术片,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放凉。

⑥苍术炭:取净苍术片,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炒干后取出放凉。

⑦土炒苍术:先将灶心土粉置热锅内炒至流利状,加入净苍术片,用中火炒至闻到苍术固有香气,挂土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苍术片每kg,用灶心土粉30k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适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用法用量:3~9g。

药理作用(共计15种,以下列出5种供参考):

抗实验性胃炎及胃溃疡作用/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对肝脏的影响/对血糖的影响/抗缺氧作用

常用处方:

(1)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2)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苍术二两.芍药一两,黄芩半两。上锉。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苍术芍药汤)

(3)飨泄:苍术二两,小椒一两(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一法恶痢不愈者加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椒术丸)(4)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身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两,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三寸,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如觉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5)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

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对(共计13个,以下列出3个供参考):

中成药(收录于《中国药典》版,共计个,以下列出5个供参考):

三妙丸

止泻保童颗粒

腰痛宁胶囊

伤湿解痛膏

软坚药水

中药饮片(收录于《中国药典》版):

苍术

麸炒苍术

中药成方制剂(收录于《中国药典》版,共计65个,以下列出5个供参考):

舒肝平胃丸

越鞠二陈丸

颈复康颗粒

藿香正气口服液

湿热痹片

苍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共计56个处方包含杏仁,以下列出10个供参考)

(1)以麻杏石甘汤、甘露消毒丹合升降散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71.44;归肺经:13;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81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生麻黄8g,杏仁12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滑石30g,茵陈20g,黄芩15g,白蔻仁10g(后下),藿香15g,法夏15g,苍术15g,葶苈子20g,连翘15g,白僵蚕5g,蝉蜕5g,姜黄10g,生大黄5g,重楼10g,丹皮15g,赤芍15g,郁金15g,石菖蒲15g,生地15g,玄参15g。

临床症状:发热,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喘息气促,干咳或呛咳,或伴有咽痛,胸闷脘痞,口干饮水不多,口苦或口中黏腻,大便粘滞。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宣肺解毒。

[来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2)麻杏石甘汤合清气化痰汤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70.14;归肺经:12;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86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麻黄9g,杏仁10g,生石膏30-50g,甘草10g,浙贝母15g,瓜蒌15g,黄芩15g,桔梗15g,枳壳15g,茯苓20g,葶苈子15g,鱼腥草30g,白术15g,苍术15g,陈皮10g,清半夏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临床症状: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痛,严重伴喘,胸闷痛,汗出,口渴,手足逆冷,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来源]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

(3)“瘟疫”预防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67.14;归肺经:8;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96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柴胡6g黄芩6g清半夏6g人参3g生姜9g大枣8g苍术6g重楼9g防风6g连翘6g沙参6g金银花6g甘草6g

[来源]医院众名医开出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良方

(4)新冠肺炎预防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67.14;归肺经:8;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96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柴胡6g、黄芩6g、清半夏6g、人参3g、生姜9g、大枣8g、苍术6g、重楼9g、防风6g、连翘6g、沙参6g、金银花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喝七剂,早晚分2次服用。

[来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中医方子

(5)新冠肺炎诊疗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61.77;归肺经:5;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85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

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

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

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6)麻杏石甘汤,甘露消毒丹合升降散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61.42;归肺经:11;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74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基本方药:

麻黄5-10g、杏仁5-10g、生石膏30-50g、滑石10-20g、茵陈10-30g、黄芩10-15g、白蔻仁5-10g(后下)、藿香10-15g、苍术10-15g、葶苈子10-20g、连翘10-15g、白僵蚕5-10g、蝉蜕6-12g、姜黄5-10g、赤芍10-15g、

生甘草5-10g。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发热,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喘息气促,干咳或呛咳,或伴有咽痛,胸闷脘痞,口干饮水不多,口苦或口中黏腻,大便粘滞。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来源]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7)新冠肺炎预防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56.37;归肺经:9;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74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柴胡6-12g黄芩6-10g银花8-12g连翘8-12g牛蒡子8-12g大青叶8-12g地丁8-12g板蓝根8-12g炒苍术6-10g生石膏10-30g防风6-10g炒三仙各8-12g荆芥8-12g淡豆豉8-12g甘草4-6g

[来源]医院众名医开出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良方

(8)麻杏苡甘汤加味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54.69;归肺经:8;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68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基本方药:麻黄、杏仁、薏苡仁、生甘草、柴胡、黄芩、连翘、贯众、大青叶、牛蒡子、苍术、草果。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出现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来源]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

(9)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54.35;归肺经:10;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60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基本方药:麻黄、杏仁、草果、槟榔、蝉蜕、连翘、苍术、桔梗、黄芩、牛蒡子,生甘草、藿香、佩兰、苡仁。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来源]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

(10)麻杏石甘汤加味。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53.41;归肺经:9;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65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个

组成:基本方药:麻黄、杏仁、石膏、生甘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浙贝、苍术、滑石、藿香。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濡数。

[来源]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

参考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华柄数据服务平台新冠肺炎频道及中药基础数据板块,相关数据免费全公开,如您需要更多数据,请访问该站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shue.com/cscd/5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